一般台灣學生初學英語會使用KK音標,有些有上美語安親或幼兒園的會聽過Phonics, 但這些都只是輔助的工具, 語言的學習第一步就是模仿, 小嬰兒在媽媽懷中時就不斷聽媽媽和周邊的人在講話了, 同樣地, 我們再開始學習第二語的首要步驟就是多聽.
多聽母語人士的發音和語調, 然後加以模仿, 你可以為自己錄音, 再比較你的發音和母語人士的差別, 你不需要知道語音學和造句法這些專業的ESL學問, 也可說的自信和漂亮!
許多人有ㄧ種迷思, 就是發音要像ABC一樣才是說的好, 其實這真是天大笑話!在台灣有許多教授級人物, 學養豐富, 言談如濤濤江河, 但就是有明顯的台灣國語, 可是我們不會膚淺的因為他的口音而質疑他的學養! 甚至質疑他的中文能力,同樣地正音的目的是讓聆聽者可以更輕鬆的了解我們要表達的意涵, 目的在於溝通, 況且說英文的人可能來自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南非.紐西蘭等等, 南腔北調都是英文, 只要能成功的溝通, 你的學習就是有效的學習!
http://www1.voanews.com/english/video-audio/going-green/
環保是一個熱門的議題, 上面這個連結可以讓你試試甚麼是自然的英語, 新聞內容有關華府如何利用徵收塑膠袋費來試圖鼓勵大家多用環保購物袋, 裏面也有正反兩面的意見, 是典型的平衡報導.
你可以發現專業播報員的咬字清晰易懂, 而受訪的一般普羅大眾便有俗稱"含滷蛋"的發音, 因為他們不需刻意發音清楚, 他們只是受訪.
你也許不必唸的像播報員一般清晰,但底線是你的發音要讓別人(同學或其他母語人士聽的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